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 林州市廉政教育中心(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太行问廉 > 廉洁文化
红廉读书 | 留下“一文亭”故事的施世纶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180

读红廉丛书

树浩然正气

养清廉之德

你读我读声声传响

家事国事事事担当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廉洁文化丛书——中华廉吏纪述》中的《留下“一文亭”故事的施世纶》。


施世纶(1659年—1722年),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年仅27岁的施世纶就任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他被提拔到富庶的扬州任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他长于断案的美名由此远播。施世纶为官几十载,始终廉己恤民,刚正不阿,身体力行,勤于政事,深受民众爱戴,曾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施世纶升任江宁知府,管辖上元、江宁等八个县。他到任后,立即革除旧规,严惩贪吏,民众安居乐业。就在这时,他的父亲施琅病故,按礼制他必须离职三年,回家丁忧守孝。他临行之日,数万民众伏道挽留,舍不得他离去。他自然无法允请,于是民众就每人自捐一文钱,在府衙门前建亭以示怀念,取名“一文亭”。捐钱的民众说:“施大人为民父母,却不滥取民一文,我等自捐一文建一文亭,就是永远记住这个一文不取的清官啊!”


服务热线

0372-6106666

0372-3886789

学院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

学院VR全景

学院VR全景

>
学院VR全景
VR全景
点一点看学院实景
预约培训
0372-6106666
0372-388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