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廉丛书
树浩然正气
养清廉之德
你读我读声声传响
家事国事事事担当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廉洁文化丛书——中华廉吏纪述》中的《欧阳修家书劝侄忠廉的故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宋皇祐四年秋,当时欧阳修在为母亲守孝,收到其侄儿欧阳通理的来信,此时侄儿欧阳通理在遥远的象州当官,象州正处在动乱之中,来信一是向叔叔报平安,一是表达要采购象州特产送给叔叔的意思,欧阳修为此回信,名曰《与十二侄》,内容如下:“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守官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通理十二郎。”在这封家书里,欧阳修教导侄儿要传承清正的家风。他主要讲了两点。第一,为官要为国尽忠,不能怕死避事。第二,为官要清廉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