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廉丛书
树浩然正气
养清廉之德
你读我读声声传响
家事国事事事担当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廉洁文化丛书——中华廉吏纪述》中的《贞白无私的第五伦》。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郡长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龙泉乡埝口五村)人。东汉时期大臣,田氏齐国的后代。第五伦一身正气,凡事秉公而行,从不曲意逢迎。汉章帝时,外戚当权,先是马皇后之兄马寥、马防、马光同时身居要职,手执大权,威震朝野;后是窦皇后之兄窦宪掌管禁军,出入朝廷,红极一时。不少仕宦之人犹如墙头草,随风摇来摆去,毫无个人主见。第五伦却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一身清白。他认为:戚族过盛,应防止他们骄奢擅权,危及朝政。便屡屡上书,抨击时弊,要求抑制外戚势力。他还明确提出:“对外戚可封侯以富之”,但不能“职事以任之”。结果,得罪了不少有权势的人。这些人同流合污,常常在章帝面前进谗言,致使他一度受到皇帝的冷落。但他毫不气馁,依旧刚正不阿,不入俗流。为此,时人将他同西汉时期的诤臣贡禹相媲美。
第五伦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优厚,但他从来不骄不奢,不淫不逸,生活十分节俭。在他担任太守时,常常自己动手割草喂马,妻子亲自下厨房烧火做饭。每领到俸粮,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赠送或以最低价格卖给百姓中较为贫困的人。升为司空后,他依然“不修威仪”。除上朝时乘着一辆瘦马拉的旧车外,平时穿布衣,吃糙米,徒步而行。比起一般人来,第五伦还有一个独到之处,那就是勇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有一次,有人问他:“你一向尽心公事,难道就没有私情杂念了吗?”他诚恳地回答道:“有”,并且举例说:“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逢三公选拔人才,我心里总不能忘记那个人。尽管那人最终并没有被录用,却说明我仍然有私心。再就是我的侄子生病时,我一夜曾去看他10来次;我的儿子生病时,有一次没能去看他,竟落得彻夜未眠。若是其他人的孩子生了病,我就不可能会这样。这不说明我还有私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