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屹立千余年,看不够延安黄土变绿洲;蜿蜒红旗渠,流淌数十载,唱不完安阳沃野绕清流。一座塔,凝聚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一条渠,镌刻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从延安到安阳,两种精神一脉相承,任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更加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数十年来,延安、安阳两市人民传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从黄土高原到太行山麓,山川竞秀,绿水长流,田野里稻谷金黄一片,果园里苹果红满枝头,景区游人如织,民宿舒适安闲,和美村庄宁静自然,人们的脸上挂满幸福甜蜜的笑容……这一幅幅壮美画卷,这一片片丰收田园,凝聚着精神的气韵,展示着过好日子的伟大实践,牵引着我们的目光、脚步,吸引着我们的镜头、笔端。“伟大精神绽放时代光芒——从延安到安阳”大型全媒体行动,延安、安阳两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访行动,唱响“宝塔颂”与“红旗曲”,让我们从中感悟精神的力量,探寻文化的密码,讲述奋斗的故事,记录伟大的实践——让精神之光永远照亮奋斗之路,让伟大精神永远绽放时代光芒!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77岁的侯秀珍指着墙上的照片说:“革命先辈们没住过平房!”深秋时节,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在侯秀珍自筹40多万元建起展览馆里,她把近百幅南泥湾大生产期间珍贵的老照片,悉数挂在八路军小院平房内显眼的位置,自己却住进简陋的窑洞。运仁在500余公里外的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前,张买江回忆起母亲赵翠英坐在南山村池塘边告慰父亲张运仁的言语时,一时之间哽咽了。两段朴实的话语,寄托着对英雄的无尽思念,穿越着地理空间,在大河上下久久回荡。阳光洒满八路军小院,侯秀珍家里珍藏着两把老镢头。“一把一尺宽,磨损得只余4寸,是我公公刘宝斋当年开荒种地使用过的,它刨出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粮食,更播撒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种子;另一把镢头是我退耕栽树、重建家园时用过的,它见证了黄土高原由黄到绿的深刻转变。”
1941年,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搭草棚、挖窑洞、砍梢林……刘宝斋和战友们用老镢头刨出“陕北好江南”。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万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缴纳公粮1万石。“你可要把传家宝老镢头保存好,把八路军小院守到底……”一声叮嘱,一生守护。刘宝斋去世后,曾经听故事的侯秀珍,成了讲故事的人。“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我讲南泥湾的故事,从来不觉得累。”只要有大学生、小学生和干部职工来听,侯秀珍从不收取一分钱的报酬。女儿张凤琴心疼她,劝她歇几天,可她却摆摆手,依然如此。从父辈垦荒到后辈种树,从前人修渠到后人护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当年修建红旗渠大军之中年纪最小的建设者,红旗渠干部学院年龄最大的特聘教师,张买江这些年一直坚持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我父亲张运仁是红旗渠第一批建设者。1960年4月,父亲在一次爆破当中,光顾着招呼群众往后躲,自己不幸被飞石砸中牺牲。”在临渠而建的红旗渠纪念馆内,一处刻有81个献身者名单的石碑前,就有张运仁的名字。太行山高大巍峨,壁立千仞。只有13岁的张买江第一次被派活儿就是将山下铁匠捻好的铁钻背上山。由于岩石坚硬、施工强度大,工地上的铁钻很快就用秃了。张买江回忆:到处是悬崖峭壁,站在崖畔挽绳放铁钻,我当时就吓得尿了裤子。刚开始自己在工地上干零活儿,后来打眼放炮,张买江说:“15岁时,我打炮眼,左胳膊被铁锤砸骨折,伤口钻心般疼痛,但那会年龄小,好得快,一个星期之后就能干轻活儿了。”由于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压根不像个小孩模样,前来工地采访的新华社记者穆青便为他取了个外号——“小老虎”。修渠10年,张买江在工地上待了9年。其间,他在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总结大会上,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从此,张买江与红旗渠结下不解之缘。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儿子张学义依然战斗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张学义现在是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管理所所长。“红旗渠的灌溉功能现在仍在延续,旅游价值也随着时代发展凸显。”张学义举例说,用红旗渠的水灌溉,每亩地每小时的成本是9元,而用机井水成本是50元,“老百姓需要红旗渠,需要我们守渠人”。走过红旗渠水奔流过的村庄,一座座村史馆、纪念馆摆放着钎、锤等老物件和一张张定格历史瞬间的光影记录照片,无言地见证着十万林州儿女筚路蓝缕,死战不退,绝壁穿石,在太行山上修成一座全长1500公里人工天渠的奇迹。一锤一钎、两把老镢头,激荡出的是两地儿女实干、奋斗的动人旋律。“76年前,李新安爷爷从河南灵宝带回200余株苹果树树苗,栽到了自家耕种糜谷的地里。当时村民不理解,认为这些‘干柴棒棒’啥用都不顶。没想到,1亩园顶10亩田的憧憬很快变成了现实。”与李新安同为延安市洛川县阿寺村人的李海民,对这段历史张口就来。76年来,从一家种到家家种,从一个村种到全面推广,从6.7亩到360多万亩,延安苹果种植面积呈爆炸式增长。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考察时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这是最好、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如今,李海民种苹果听从专家的建议,步步踏着“科技的节拍”。30亩果园全部换上了“中国根”,产量让人“目瞪口呆”,平均亩产翻了一倍还多。“中国根”其实就是“青砧”,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一种高科技矮化砧木。30亩“福布瑞斯”苹果今年预计收入上百万元,所得收益再去投资栽培和尝试管理30亩新品种,形成了“以园养园”的模式。今年,李海民还在山西吉县、陕西富平县等地租赁了2万亩土地,用来发展苹果产业。这仅仅是延安果农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提升苹果品质的一个缩影。在苹果产业发展这条道路上,延安人越走越远。目前,延安有近100万从业人员、80万农民从事苹果相关产业。延安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450亿元,农民经营收入有60%以上来自苹果,苹果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和“幸福果”。
身穿粗布衣,身背铁链,肩扛木桩,笑容淳朴灿烂……这幅名为《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的摄影作品充满激情与力量,是《河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魏德忠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再现了奋斗者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眼前的红旗渠工地“铁姑娘”张爱田已78岁了,手捧相框眼里闪烁着光。当年的修渠经历已成为回忆,张爱田的大儿子张广华接过上一辈人手中的瓦刀,走出太行山,在东北、山西等处建筑工地辗转打拼。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林州人继战太行之后,十万大军出太行。一批批在修建红旗渠时锻造出来的能工巧匠奔赴大江南北,一展身手。很快,“林州工匠”便成为全国建筑行业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中国建筑之乡”的名号也应运而生。“‘渠一代’们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奋斗精神在咱心中扎下根。在每一个施工现场,我们都用钢铁般的意志去拼、去干,赢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张广华说。鸟巢、国家大剧院、雄安新区……在许多引以为傲的国家级工程建设中,都有林州人的身影。创业在他乡,奉献在家乡。2022年,林州拥有建筑企业1520家,建筑业总产值1600亿元,建筑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0%以上,撑起了林州经济的半壁江山。林州人把建筑业对林州市各行各业的贡献概括为“三个60%”,即农村强壮劳力的6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银行各项储蓄存款余额的60%得益于建筑业。一颗苹果、一把瓦刀,在两地演绎出发展新篇章。从延安到安阳,两地儿女没有止步于前辈的功劳簿,没有小进则满,而是既脚踏实地又逐梦不歇,既敢闯敢干又善作善成,闪耀着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之光。无论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还是在红旗渠畔,前来聆听红色故事的学生和游客络绎不绝。讲者激情澎湃,听者无不动容。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就在这声情并茂的讲述中,代际传承,润泽心田。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激励人们在各个时期创新创造的动力之源。延安绿满山川,换了模样,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的历史性转变。林州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治穷穷变富,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逶迤长渠清水奔流,延河两岸步履铿锵。圣地河谷中的金延安景区,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石板岩镇,老乡们利用好山好水建起民宿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新画卷在山山峁峁间徐徐展开。今天的林州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林州用建筑业挣回来的钱反哺了工农业,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过去的荒山秃岭成了绿山青山。奔走在两地之间,我们所见所闻无不彰显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拼的奋斗精神。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两地儿女正牢记殷殷嘱托,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奋力奔跑。作者:孙文珍 南卫东 乔建虎 延媛 祁小军 刘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