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 林州市廉政教育中心(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学院 > 走近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何以诞生在中原
发布时间:2023-10-20 浏览:560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红旗渠考察。他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河南作为红旗渠精神诞生地,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近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接受采访,回忆了他作为电视连续剧《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的儿女》的编剧,与红旗渠的深厚渊源。

当年为创作剧本,李佩甫深入采访一年多,直接受访者100余人,积累了几十万字的采访笔记,最终成稿的剧本既脚踏实地又高屋建瓴,为两部电视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创作电视剧本的经历、感受,李佩甫感慨万千。

27年前的1996年,李佩甫第一次来到林州。未见红旗渠,先看到了太行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太行山,第一印象是刀砍斧劈、壁立万仞,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我的直觉感受是,它是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寄托的一座山。从太行山上俯瞰红旗渠,你会感到它是一条精神之渠。这样的山这样的渠让我感到,中华民族是有巨大爆发力的,是没有啥事干不成的。”

初次踏访,李佩甫在林州住了半个月。红旗渠干渠总长70.6公里,他花了一天半时间从渠首走到渠尾,“走得通身大汗”。行走中吃了一顿农家饭,他感叹“农民太淳朴了,拿出了最好的菜炒鸡蛋招待,还执意不收钱。”李佩甫沿着红旗渠走,他留意到太行山的植被并不丰茂,有些地方还是光秃秃的,羊群散漫在山岭上。2006年,李佩甫再去红旗渠,他发现太行山的林木已长得郁郁葱葱,“环境愈来愈好了。”

修建红旗渠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留给林州的一份大礼是——培养出十万基建大军。为写作《红旗渠的儿女》剧本,李佩甫到京津山陕等地走访了众多当年的施工人员。他发觉,当年修渠工地上质朴的农民工,其中有些人凭着过硬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了老板或大老板了”。

电视剧《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的儿女》,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角色,他们都有原型吗?“有原型,但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没用本名,我的剧本还是文学创作的虚构再造。”

林州方言很难懂,这和林州人长期生活在山区息息相关。要和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长期互动”,就形成了独特的发音习惯。李佩甫找了翻译,基本上每段话都要反复追问。李佩甫走访了一批因修渠受伤的百姓,他们身上没有“劳模”的光环,也没有受到特殊照顾,大家都是任劳任怨。李佩甫见过断了一只手的修渠农民,坐在自家院里,一边用单手剥着玉米,一边笑着平静地讲述着往事。

为什么会在中原出现红旗渠?

李佩甫说:“中原有太多苦难,我看河南各地老县志上,出现最多的字眼,是‘饥’‘大饥’。宋代之后,黄河连年泛滥,逃荒变成了河南人重要的生存技能。太行山里的林州人怎么办呢?离不开走不掉,就在‘小中求活,败中求生’。修渠,是生存的必须。”

为什么会在中原出现红旗渠精神?

“中原是受儒家文化浸润最深的地方。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表达,也是人类精神最好的正向表达。‘忍’和‘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部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就由此生发出来。”

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曾遭遇严重困难。在当时的林县县委带领下,林县人民却凭借着红旗渠精神,完成了修建“人工天河”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佩甫感叹:“中华民族需要红旗渠精神,保持这种精神,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一样,都是带有牺牲意义的死磕精神,是一磕到底的思路。”

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至今已有54年时间了。李佩甫坦承“它的灌溉作用看似已不大了,但其精神意义远大于物质意义。”

这样的一条渠,其身上灌注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

丰碑不朽,精神永恒!

(来源:河南日报)


服务热线

0372-6106666

0372-3886789

学院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

学院VR全景

学院VR全景

>
学院VR全景
VR全景
点一点看学院实景
预约培训
0372-6106666
0372-3886789